把手伸进去主机里面敲敲打打罗
讲到第 12 代 Intel® Core™ 处理器的亮点,肯定就是混合核心架构!其中有三个重要的角色包括 P-core、E-core 以及它们的指挥官 Intel® Thread Director,我自己已经用过 Intel® Core™ i9-12900H 的高效能笔电,感受到这一代处理器对创作、游戏跟多工应用这三大重点的重视,不过那是笔电,桌机的处理器更强!目前 CPU 天梯表中最强的第 12 代 Intel® Core™ 处理器 i9-12900KS 也在蜜柑我的手上啦~感谢 Intel 特地寄过来给我们开箱体验,久违的真的需要螺丝起子哇哈哈
是说 Intel® Core™ i9-12900KS 的效能测试很多人都评测过,而且这次处理器不是自己来,它是装在捷元 PC 的套装机里面来!里面还有一体式水冷,都说效能要好,散热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对吧,所以我今天把 Intel® Core™ i9-12900KS 的已知高强效能先摆一边,来聊聊水冷散热还有英特尔自家的超频软体 Intel Extreme Tuning Utility,如果你考虑想换一些更强劲高效能的硬体设备,多了解也会有帮助,也许能开发出你潜在的水冷组装还有超频兴趣;都说在把手伸进电脑里搅和(物理上的伸进去!)之前心中都有一座怕怕的高墙,我也有,但我已经伸手进去搅和不只一次了哇哈哈,我突破的了,你也可以对吧
散热基本分两种
散热最简单讲分空冷跟水冷,空冷就是空气冷却,譬如常见的风扇、塔扇等;水冷就是透过液体冷却,其中水冷又分为一体式(封闭式)跟分体式(开放式),我们不讨论空冷,只以水冷来说的话,一体式水冷的优点是适合新手、里面管线接点少所以漏液的风险低,集成度高或说完程度很高,不太需要你再敲敲打打接来接去,而且跟开放式水冷相比价格好负担很多很多很多;缺点是你很难自己更改零件,想强化某个部位的话基本上无法,如果你对极致水冷有非常有要求,您还是自己来吧~但像是刚接触水冷的新手咳咳譬如蜜柑,一体式还是安全可靠些
水冷尺寸主要分 360mm、280mm、240mm、120mm,通常越大散热能力越好,像捷元里面这组三风扇的微星 MAG CORELIQUID 360R V2 就是 360mm,如果你没有太强的预算导向会建议你选 240mm 起跳,散热能力会比较显着,主要结构由左往右包括:水冷头、水管、风扇与水冷排,水冷液就在这些部位中流动,组成水冷的基本元件大致如此
给你们近看一下翻过来的冷排,水冷液就是在现在你看到水平的夹层中流动,直立弯弯曲曲的就是所谓鳍片或导热片,负责密集的、尽可能的接触水冷夹层与空气,达到散热效果
我们需要处理散热是因为 CPU 运作时会发热,热从 CPU 产生、带着温度的水冷液从紧贴着散热膏的水冷头、水管、进到冷排中,热气再由风扇抽风或吹风送走,这就是最基本的水冷运作方式
一体式水冷安装
看完要把水冷装回去啦,有两件事情我省略了,一个是通常一体式水冷买回家风扇要自己锁上去,这个真的没有技术含量在里面就好好锁上即可;另一个是扣具,因为水冷头要贴着 CPU,所以需要另一片金属固定在 CPU 背面,这样两边才能锁紧夹住 CPU,它主机来的时候扣具锁的非常紧紧紧紧,所以我就不硬拆下来罗,这里同样也是没有技术含量,锁上去就是了…看看扣具的位置在後面
等等,仔细思考,蜜柑我接下来的步骤也没什麽技术含量…一体式水冷就是…简单整理步骤:
一、在 CPU 上抹散热膏
二、将水冷头锁上 CPU
三、将水冷排放进想固定的位置,稍微锁个对角
四、整理排线(阿阿阿!),将排线与电源插上主板
五、通电测试,测试 OK 再把水冷排全部锁紧,这是组回去测试开机成功喜悦的一刻(而且是没有忘记插插头的喜悦的一刻,大家也超常自己吓自己的吧)
这几个步骤只有整理排线我比较崩溃,因为这颗一体式水冷微星 MAG CORELIQUID 360R V2 的线比较多,有些一体式水冷会在体内(?就把风扇排线、RGB 线等整理好,你不太需要像这台玩串接游戏
一、在 CPU 上抹散热膏
太久没用到散热膏找不到扔去哪,直接冲去隔壁光华买一条,这店员推荐的,我信你喔!
二、将水冷头锁上 CPU
锁的时候一样锁对角线,不用一次施压到底,让四个角的弹簧均匀受力,锁到无法再紧即可
三、将水冷排放进想固定的位置
冷排位置有点学问,原则上可以放机壳偏上或像捷元 PC 这台偏前,纯粹看你想建立什麽样的风道,捷元这台送来的设计就是前置,那我也不要改人家设计,怎麽出来、怎麽回去
四、整理排线
嗯…在使出眼不见为 Jing 大法之前,梳理好一体式水冷接出来的风扇串联与灯效控制,因为我有笔记它是怎麽串接的,所以还满快就能恢复原状,新买的一体式水冷直接看说明书接线即可,现在很感激真的很防呆,不合的线材是接不起来的,光看针脚也能猜个七七八八
要讲一下我手上这组水冷的针脚接头特别松,整线时我有特别用胶带固定,尤其是灯效接头插到主板上时如果太大力推动会松脱,所以刚送来时没发现水冷风扇有灯效,自己接完才发现「咦这里多一个头?那插上主板试试吧~哇呜原来是风扇灯效」,可能运送过程松脱了,装回去不要摇晃主机基本上没事,小问题给你们参考;另外其实如果没拍片,我自己组的话头发都一定鲨鱼夹夹起来的哈哈哈,不然一低头主机就吃发菜很烦捏,这就是真实与拍片(??
为什麽要超频?
既然装的是 Intel® Core™ i9-12900KS,也有我亲手安装充满亲切感的水冷,来玩超频吧,处理器 KS 後缀意思是 Intel 帮你从已经是超频级的 K 系列处理器中,再特别挑出体质优良给你!一个特色是可以达到更高的时脉,另一个特色就是会让你的小朋友出走(微笑,预算充足的话选 K 跟 KS 当然选 KS 效能有保障,给你们看抹散热膏前的处理器本人
Intel® Core™ i9-12900KS 重要规格:
16 核心(8 P-core/8 E-core)
24 执行绪
时脉最高达 5.5GHz
是说为什麽要超频?当然很大一部分玩家是为了乐趣,你可以突破厂商为了求稳定所设计的保守设定,或是你有能力可以对 CPU 进行一些细部调整,针对时脉、电压慢慢调,催出你要的温度控制跟效能,只要是你时脉比表定的更高,超过规格之外又跑得稳就算超频成功!而我们常听到的 Intel® Turbo Boost 之类的技术其实不算超频哦,只是帮助 CPU 加速的技术,帮 Intel 跟你澄清一下嘿
超频也有内建?
既然用英特尔处理器,那最简单又实用的软体当然就是 Intel 自家的 Intel Extreme Tuning Utility,简称 XTU,先按「Run XTU2 Benchmark」看预设分数是 9354
如果你什麽功课都不想做想一键超频,没事很简单,看到 Optimize NOW 那个蓝色大按钮吗?给它按下去,完成,几秒钟的事情而已,你就会得到一个直接有效的超频结果,同样都是 Optimize NOW 多跑几次分也会有 9613 这样的好成绩
不过虽然用 Optimize NOW 很简单,但系统为了好超频,电压给的很奔放,优化後的偏移来到了 0.045V,结果一直撞到温度墙分数上不去
为了战胜 Optimize NOW,我们来尝试挑战 Advanced tuning 吧!这是小进阶的超频设定,但其实也没有想像中那麽难,步骤就是调整时脉、再调整电压、再跑一下分数观察温度、再继续重复调整,是的,超频就是一个重复调整的道路~时脉建议简单从 P-core 调整起,Intel® Core™ i9-12900KS 最高时脉达 5.5GHz,不过时脉高、电压也要高,温度可能就会爆冲撞墙,导致整体效能下降,所以时脉也不是一昧冲高最好
电压偏移也稍微往负的下降尝试,选项点开来正向负向都有,建议调整幅度少量多餐,以 0.01 为单位去上下调整
当然因为 CPU 每颗不一样,我们做一样的调整数据可能不同,甚至每次跑分都有差异,最後我们调到 P-core 全核 5.2Ghz、E-core 全核 4.1GHz,XTU2 的分数一度有拉到 9887分,而且没有摸到温度墙喔!看到分数飙上去的那刻,好像微微懂了超频的浪漫…大概就是 CSGO 多 20FPS 的感觉?不过 9887 没录下来,用同样的设定今天跑起来最高是 9717
XTU 非常适合想浅嚐超频乐趣与一键超频的玩家,可以用软体控制测试可行的参数,不稳定当机还会自动跳回原来设定,在同一个软体也能做跑分测试,真的很新手友善!其余就留给你玩罗~是说 XTU 这个软体并不是只有超频处理器才能使用,像我搭载 Intel® Core™ i7-7500U 的小笔电,也可以载来看看这些监控资讯,不能超频就是了,跟 Intel® Core™ i9-12900KS 比起来整个页面看起来有点单细胞生物…(=m=)
Intel 这一代处理器被说牙膏挤的有诚意,要感谢隔壁阵营给压力,当然得到好处的就是我们消费者,能够使用到更强劲效能的电脑,当然相对应的水冷散热也就向下普及,希望有让你知道以前不知道的事情,有任何指教也欢迎你来电獭少女粉专跟我说说罗!非常感谢 Intel 出借捷元 PC 的套装机让我们实测,捷元在全台有 200 家的 ASP 服务联盟(服务据点看这里),可以看你的需求帮你量身打造合适的电脑组合
前几天去光华买散热膏才看到捷元的货车在附近跑来跑去,能见度变更高了呢,接下来希望自己有机会再多累积水冷的经验,学习到新的事情再来跟你们分享罗
电獭少女也有 TikTok 了!各类 App 使用密技、即时科技大事、第一手产品把玩心得全都在电獭少女 TikTok 就差你没关注啦!